聖索菲亞清真寺(舊稱聖索菲亞大教堂):2025參觀路線&門票指南

到伊斯坦堡旅遊一定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大家熟知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已在2020年7月正式正名為「聖索菲亞清真寺」。 這是一樁已經存在了1500年歷史的建築,前前後後也轉換了很多次的身分。這次就好好和大家介紹關於聖索菲亞的故事

聖索菲亞大教堂基本檔案
官方網站:
土耳其博物館官方網站: https://muze.gen.tr/muze-detay/ayasofya
聖索菲亞官方網站: https://www.ayasofyacamii.gov.tr/en
交通位置:
聖索菲亞的地址為:Sultan Ahmet, Ayasofya Meydanı No:1, 34122 Fatih/İstanbul
若在伊斯坦堡觀光旅遊,則可搭乘電車 T1 線,在 Sultanahmet 站下車後步行 10 分鐘左右,即可抵達。
而且聖索菲亞的正對面就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別稱藍色清真寺),兩座建築互相遙望,步行約 5 分鐘就可以抵達,行程上建議安排一次參觀這兩座偉大的建築喔。
開放時間:
聖索菲亞參觀區域開放時間:09:00 – 19:30
售票亭營業截止時間:19:00
* 每週五 12:30-14:30 因伊斯蘭教聚禮日,參觀區暫停開放。
* 門票可現場購買,也可事先於博物館官方配合的網站預約免排隊門票(Skip-the-Line)。
* 聖索菲亞無法使用「博物館卡(Museum Pass)」進入。
門票費用:
聖索菲亞門票費用為 25 歐元(約新台幣 850 元)。
8 歲以下兒童可免費參觀,但須出示記載有年齡的官方文件,如護照等。
千變萬化的聖索菲亞:教堂?清真寺?博物館?
雖然中文慣稱 Hagia Sophia Grand Mosque / Ayasofya-i Kebir Cami-i Şerifi 為「聖索菲亞大教堂」,但自從這座建築於西元 4 世紀初次建立以來,歷經社會動盪、損毀、重建、地震、改建與政權更替,其性質也從基督教教堂轉變為清真寺、博物館,最終再度成為清真寺,因此「阿亞索菲亞清真寺」的名稱其實更貼近現狀。
聖索菲亞大教堂建造起源

正如聖索菲亞大教堂多變的身分一般,如今我們所見的建築樣貌,實際上並非其初建之貌,而是歷經兩度焚毀後,在原址重建而成的第三座教堂。
第一座聖索菲亞大教堂於西元 360 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之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在位期間建成。傳統上認為最初的聖索菲亞是一座由君士坦丁大帝所建的木造教堂,後來倒塌,才由其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重建。不過根據現有史料的考察,主流學界普遍認為,現址上最早的聖索菲亞教堂是由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主導建造的。
當時的名稱為「大教堂」(Magna Ecclesia,希臘文 Μεγάλη Ἐκκλησία),到了西元 5 世紀以後,才被稱作「聖索菲亞」(Hagia Sophia,希臘文 Ἁγία Σοφία),意為「神聖智慧」(Holy Wisdom)。
西元 404 年發生暴動,第一座聖索菲亞大教堂遭焚毀,隨後由狄奧多西二世在原址重建,並於 415 年完工。不幸的是,532 年一月,聖索菲亞大教堂再度毀於暴動中。
當時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隨即下令重建,並指派數學家安特米烏斯(Anthemius)與工程師兼幾何學家伊西多魯斯(Isidorus)負責設計與施工。僅歷時五年,第三座聖索菲亞大教堂於西元 537 年完工,並對信徒開放。此次重建的教堂在建築結構上與前兩座有顯著差異,採用寬敞高聳的空間與宏偉圓頂,令人走入其中彷彿置身於超越人世的神聖之境。
聖索菲亞大教堂在當時被視為建築技術與工程成就的巔峰之作。巨大穹頂和創新的建築設計,不僅展現了拜占庭帝國建築與工程的卓越技藝,也深遠地影響了後世許多教堂與清真寺的設計風格,更成為查士丁尼一世彰顯拜占庭帝國政治與文化實力的象徵性建築。
然而一連串的重建,其實只是聖索菲亞大教堂充滿轉折的命運開端。自西元六世紀以來,聖索菲亞經歷了更多政治、宗教與社會的劇烈變遷,在歷史長河中多次轉換其身分。以下整理了聖索菲亞在不同時期的面貌與定位:
拜占庭大教堂時期(537-1453)
- 初建與東正教主教座堂時期(537-1204):聖索菲亞現在的建築就是由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於 537 年所建成,成為君士坦丁堡(現為伊斯坦堡)主教座堂,舉辦帝國宗教儀式和重大慶典。
- 十字軍東征與天主教教堂時期 (1204-1261):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國。因為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壯觀與華麗,因此建築被留下轉變為天主教教堂
- 回歸東正教教堂 (1261-1453):1261年拜占庭帝國重新掌控君士坦丁堡,而聖索菲亞大教堂也再度恢復為東正教教堂。
鄂圖曼清真寺時期(1453-1935)
1453 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當時的君士坦丁堡,而蘇丹穆罕默德二世也因為聖索菲亞的華麗與氣勢,捨不得將其摧毀,因此將「聖索菲亞大教堂」改為「阿亞索菲亞清真寺」。為配合伊斯蘭教信仰需求,後續增建四座宣禮塔、講壇與祈禱區等設施,逐漸形成今天所見的建築風貌。
共和國博物館時期(1935-2020)
1935 年,在土耳其共和國創建者凱末爾的推動下,聖索菲亞從清真寺轉型成博物館,為國家世俗化改革的一部份。而後,聖索菲亞以文化遺產保存地的身分對外開放,成為國際知名的觀光景點。不僅展示拜占庭與鄂圖曼時期的藝術與建築特色,也公開呈現原本被覆蓋的拜占庭馬賽克鑲嵌畫作。訪客也就此得以一窺聖索菲亞跨越文化與時代的風貌。
法定清真寺(2020-2024)
2020 年,土耳其宗教團體提出申請,要求撤銷 1934 年將聖索菲亞改為博物館的政令。同年 7 月 10 日,法院裁定該政令無效,總統埃爾多安隨即宣布聖索菲亞恢復清真寺定位,並重新開放作為伊斯蘭禮拜場所。但擁有豐富文化底蘊的聖索菲亞,仍繼續吸引大量觀光人潮。
清真寺暨博物館(2024 年至今)
自 2024 年起,聖索菲亞的二樓部分重新開放為付費博物館,讓遊客能欣賞千年建築奇蹟與保存至今的拜占庭馬賽克鑲嵌畫作。換言之,聖索菲亞如今同時兼具清真寺與博物館的功能。一樓空間仍作為宗教禮拜場所,免費開放給信徒使用;而一、二樓設有分流動線,以避免人潮擁擠,讓來自不同文化與背景的訪客,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感受這座建築的莊嚴與壯麗。
聖索菲亞 3 大觀光重點:改變建築史的世界遺產

聖索菲亞最令人讚嘆之處,莫過於建築技術、設計和藝術上的創新與突破。查士丁尼一世打造了劃時代的建築風格,彰顯帝國雄厚的實力,也對後世建築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聖索菲亞不僅僅是宗教殿堂,更在建築史上寫下極具份量的一頁。
為了向世界展示拜占庭帝國的輝煌,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各行省獻上最上等的建築材料,傾全國之力,打造最壯麗輝煌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教堂建築物結構本身用到安納托利亞與敘利亞的柱子與大理石、馬爾馬拉島的白大理石、阿夫永的粉紅色大理石、北非的黃色大理石,以及埃格里博茲島的綠色斑岩。更有從以弗所的阿提米絲神殿運來的柱子用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側廊,並用來自埃及的八根柱子支撐穹頂。
下面整理了目前聖索菲亞的 3 大看點:
圓頂建築造型
聖索菲亞大教堂最令人讚嘆的特色之一,便是那座宏偉壯麗的主圓頂。圓頂高約 56 公尺,直徑約 31 至 32 公尺,乍看之下近乎完美對稱,實則略呈橢圓形:東西向約 31 公尺,南北向則達 32.5 公尺。
為了支撐如此龐大的結構,建築師巧妙運用半圓形拱頂與穹窿技術,並設計大量副圓頂與拱形構造以分散重量。經歷歲月更迭與多次地震損毀,這座圓頂歷經多次倒塌與重建,逐漸融合希臘、羅馬、拜占庭與鄂圖曼土耳其建築風格,成就了今日我們所見的壯觀樣貌。
無論從內部或外部望向聖索菲亞,這座圓頂始終是視線的焦點。而圓頂基座開有大量窗戶,自然光透過其間灑落,為整個空間籠罩上一層幾近超凡脫俗的聖潔光輝,令人感受到深刻的視覺震撼與心靈撼動。
拜占庭馬賽克鑲嵌藝術

馬賽克鑲嵌藝術是拜占庭帝國的重要傳統之一,當然也被運用於其建築驕傲——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裝飾之中。這種藝術形式以敲碎的彩色石塊或玻璃拼貼成圖,構成豐富細緻的畫面。在這座宗教意義深遠的大教堂內,滿布著描繪基督教聖蹟的拜占庭時代圖像,包括耶穌基督、童貞女瑪利亞、聖母與聖子的場景等,充滿神聖氣息。
伊斯蘭書法
自聖索菲亞大教堂由基督教教堂轉變為清真寺後,建築中亦增添了許多伊斯蘭教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伊斯蘭書法藝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工匠以優美的阿拉伯文字在建築內部書寫《古蘭經》經文與宗教語句,將伊斯蘭教的教義與精神融合進流暢優雅的線條與構圖,成為莊嚴和美感兼具的裝飾。
前往聖索菲亞的常見問答

除了歡迎不同宗教與文化背景的旅客參觀,聖索菲亞同時是伊斯蘭教重要的禮拜場所,參觀時,建議留意自身行為與禮儀,避免喧嘩,以免打擾正在禮拜的信徒及其他遊客,尊重在地文化。
而想深入了解聖索菲亞之美,可在售票亭租借多語言語音導覽耳機,沈浸在聖索菲亞千年的歷史裡。聖索菲亞的參觀動線規劃清楚,只需順著指引即可完整參觀至出口,無須擔心迷路。建議預留 1 至 2 小時,細細欣賞建築中的經典細節與保存下來的馬賽克鑲嵌畫作。
參觀動線
目前聖索菲亞參觀區域的動線設計為從二樓入口進入,旅客通過安檢後即可參觀,無需脫鞋。惟離場需經樓梯,對行動不便者較為不便。行動不便的旅客可於購票後由一樓進入參觀,但無法前往二樓區域。
穿著禮儀
無論性別,皆應注意服裝儀容,避免穿著短褲、短裙,並確實應遮蔽肩膀與膝蓋,以維持莊重形象並表達尊重。女性則需佩戴頭巾遮住頭髮。若當日服裝未符規範,可於售票亭購買臨時遮蔽衣物:
- 頭巾:1 歐元(約新台幣 35 元)
- 罩袍:3 歐元(約新台幣 105 元)
攝影須知
聖索菲亞參觀區域開放拍照,無特殊限制。
但仍應遵守一般攝影禮儀,如避免拍攝正在禮拜的信徒或其他遊客,且勿使用閃光燈,以免影響他人參觀體驗,或破壞現場莊嚴氛圍。
聖索菲亞是歷經 1500 多年歲月,屹立不搖,直至今日依舊令人無比讚嘆的一座建築。絕對值得大家前往好好欣賞。如果想要前往土耳其一探究竟的旅客們,也歡迎參考新進旅行社-土耳其旅遊13天的行程!